焦作市创新推行“田长制”,18万亩耕地实现精细化管理

焦作新闻网 阅读:3 2025-08-21 01:18:32 评论:0

近年来,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,耕地保护和管理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河南省焦作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创新推行“田长制”,实现了18万亩耕地的网格化管理,为我国耕地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。

“田长制”是指由政府官员担任“田长”,负责所辖区域内耕地保护、利用和管理的制度。焦作市在推行“田长制”过程中,明确了各级田长职责,建立了耕地保护责任体系,确保耕地数量、质量、生态“三位一体”得到有效保护。

据了解,焦作市共设立市、县、乡、村四级田长,形成了“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”的耕地保护网络。市、县级田长负责统筹协调,乡级田长负责具体实施,村级田长负责日常巡查。此外,焦作市还建立了耕地保护信息化平台,实现了耕地保护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共享。

在“田长制”的推动下,焦作市18万亩耕地实现了网格化管理。具体措施如下:

1. 明确耕地保护红线。焦作市将耕地保护红线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,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、质量不下降。

2. 加强耕地质量监测。通过耕地质量监测,及时发现耕地质量变化,采取有效措施恢复和提升耕地质量。

3. 严格耕地占补平衡。对占用耕地的项目,要求实施耕地占补平衡,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。

4.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。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,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,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。

5. 强化执法监管。加大对违法占用耕地、破坏耕地等行为的查处力度,确保耕地保护政策落到实处。

通过推行“田长制”,焦作市耕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据统计,自“田长制”实施以来,焦作市耕地面积稳定在18万亩以上,耕地质量得到有效提升,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。同时,耕地保护意识在全市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,为我国耕地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。

然而,耕地保护工作任重道远。焦作市将继续深化“田长制”改革,不断完善耕地保护制度,强化耕地保护责任,确保耕地数量、质量、生态“三位一体”得到有效保护。具体措施包括:

1. 完善耕地保护法律法规。加强对耕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,提高全民耕地保护意识。

2. 加强耕地保护队伍建设。培养一支专业化的耕地保护队伍,提高耕地保护工作水平。

3. 推进耕地保护科技创新。加大耕地保护科技创新力度,提高耕地保护技术水平和效率。

4. 深化耕地保护制度改革。探索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,实现耕地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双赢。

总之,焦作市推行“田长制”,实现了18万亩耕地的网格化管理,为我国耕地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焦作市将继续深化改革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。

推荐文章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焦作新闻网第一时间发布焦作本地新闻、时政要闻、民生热点,提供直播、网评等互动功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