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02万人次!这个北方小城火了

焦作新闻网 阅读:8 2025-05-06 16:07:21 评论:0

  

  在春意盎然的五月,焦作市云台山景区传来捷报:2025年,景区年接待游客量突破702万人次,综合收入达6.5亿元,两项数据均创下历史新高。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,不仅标志着云台山跻身国内一线景区行列,更成为焦作市从“资源型城市”向“北方山水之都”转型的生动注脚。透过数据背后,是一条以服务升级、业态创新和文化赋能为核心的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。

  从“门票经济”到“体验经济”的跨越

  十年前,云台山的游客量还停留在522万人次,散客占比仅62%;如今,景区已形成“民宿集群+文化体验”的双轮驱动模式。584家民宿构成的10个特色村落,年收入超5000万元的岸上小镇旅游服务区,带动7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,这些数字印证了从“卖风景”到“卖生活方式”的转变。正如焦作市文旅战略所强调的,全域旅游正在将城市本身转化为“开放式景区”,通过生态康养、文化创意等场景重构游客体验。一位北京游客的反馈颇具代表性:“在云台山住进石头民居,白天看丹霞地貌,晚上听怀梆戏,这种沉浸感比打卡拍照更难忘。”

  服务标准化背后的“宠客哲学”

  若说硬件升级是骨架,服务创新则是云台山持续吸客的灵魂。景区服务理念从早期的“不让一位游客受委屈”迭代为“想您所想,尽我所能”,这种主动式服务通过七大质量提升行动落地:智慧景区系统实时监控客流,安全应急预案覆盖全场景,甚至舆情处置都有标准化流程。一位带团导游提到:“现在景区卫生间都配备智能感应设备,节假日还会增设‘临时妈妈岗’帮带娃家庭分忧。”这种细节处的极致追求,让云台山在社交媒体上收获“景区界海底捞”的昵称。

  数据增长链上的共赢逻辑

  游客量增长的乘数效应正在焦作全域显现。2023年云台山6.5亿元综合收入中,二次消费占比显著提升——民宿、演艺、非遗手作等衍生业态贡献率超40%。这种变化与市 *** 推行的A级景区质量提升行动密不可分:通过激活朱载堉音乐文化、神农山中医药资源等IP,形成“山水搭台、文化唱戏”的差异化竞争策略。当地文旅局负责人算了一笔账:“每增加1元门票收入,就能带动周边产业增收7元,这才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。”

  站在新起点上,焦作市正将云台山经验复制到更广维度。随着“不夜之城”“大众音乐之城”等城市标签的打造,这座曾经的煤城已蜕变为京津冀游客“3小时度假圈”的热门目的地。正如经济学者所言:“当一座城市能把流量转化为留量,用服务温度替代资源禀赋的单一依赖,其旅游经济便具备了抗周期韧性。”云台山的破局之道,或许能为北方旅游城市转型升级提供一份可鉴的样本。
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焦作新闻网第一时间发布焦作本地新闻、时政要闻、民生热点,提供直播、网评等互动功能